close

  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單獨兩孩政策依法啟動實施。生育政策的這一調整,將會給我國社會、家庭、個人帶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方面並不會隨著政策調整而改變?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及年度人口變動調查數據推算,按照現行生育政策,人口增長慣性趨弱。2011年,15歲至49歲育齡婦女人數達到3.8億的峰值,20歲至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達到1.1億的“小高峰”,之後趨於減少。育齡婦女結構的變化,加上人口老齡化導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影響,將使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
  生育政策調整,必然帶來人口數量增加。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介紹,預計政策調整後,今後一個時期,出生人口將適當增加。2015年總人口在13.8億人以內,不超過13.9億人的“十二五”規劃控制目標。
  李斌說,實施單獨兩孩政策,不會對我國糧食安全以及教育、衛生、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造成大的壓力。我國糧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規劃,均是以2020年總人口14.3億人、2033年前後總人口達到峰值15億人左右作為基數制定的。
  人口結構:勞動年齡人口增加 老齡化程度降低
  目前,我國人口結構性問題日漸突出。據統計,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比上年減少345萬人;2023年以後,年均減少約800萬人。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本世紀30年代初達到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7提高到1/4。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院長童玉芬分析,如果生育政策不變,我國每年減少有效勞動力供給811萬;實行單獨兩孩政策後,每年減少760萬左右。尤其是我國勞動力規模大幅度下降的拐點將出現在2025至2030年前後,當前調整生育政策正是時候。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推測,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到2030年將使老齡化水平從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從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從39.6%下降到34.3%。
  原新說,政策調整還有利於出生人口性別比趨衡,在自然生育狀態下,多生是達到出生人口性別平衡的唯一手段。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別比恢復正常,但一定能使其下降。
  家庭結構:“4-2-1”模式被打破 抗風險能力提高
  4位老人夫妻2人1個孩子的“4-2-1”模式是現行生育政策下常見的家庭結構,這樣的模式養老負擔較重,且抗風險能力低。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廣源說,目前我國養老的社會保障水平較低,一對獨生子女夫婦要承擔幾個老人的養老負擔,相當困難。
  “一個小家庭僅有一個孩子,確實風險比較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趙少華說,如果發生不幸,偶然情況下孩子沒了,給家庭造成的衝擊非常大。政策調整後,類似的情況應該有所好轉。
  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說,目前我國家庭規模不斷縮減,從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獨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出現一些“失獨家庭”等特殊困難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養老等傳統功能有所弱化。
  翟振武說,單獨兩孩的放開,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結構,有助於家庭經濟社會功能的發揮,有助於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也有助於子女教育。
  生育政策:調整完善不等於放棄
  放開單獨兩孩,僅是生育政策調整的其中一步。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可以為今後進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實現城鄉、區域、民族間生育政策的基本統一積累經驗,創造條件。”李斌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時如是說。
  翟振武認為,從未來人口政策的方向來看,普遍兩孩應該是將來人口政策調整的一個方向。因為它更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的意願,緩解老齡化程度的功能也更大一些,只是現在時機還遠不成熟。
  無論是已經“落地”的單獨兩孩,還是未來可預期的普遍兩孩,調整完善不等於生育政策的終止,更不等於放棄。
  “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草案,這是對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的一個重大的戰略調整,順應了民意,有利於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但一定要講清楚調整完善不是放棄計劃生育政策,而是要長期堅持和自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屹說。
  新華社  (原標題:“普遍兩孩”是方向,目前時機遠不成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81vevo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